推广 热搜: 教育  家庭  学习  教育资讯  幼教  家庭教育  初中  高中  小学  家庭教育帮 

高考考试之后一对母女互相写给他们的感想

   日期:2024-08-07     来源:www.ncgtsm.com    浏览:503    
文章简介:高考考试终于结束了,这一群生机勃发的少年,在考场上结束了高中的最后时光。今年高考考试开始时,约请了一对母女,写写高考考试后的感想。

高考考试终于结束了,这一群生机勃发的少年,在考场上结束了高中的最后时光。今年高考考试开始时,约请了一对母女,写写高考考试后的感想。

女儿,李志娟,19岁,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中三年级学生;本报新少年作文大赛获奖选手,曾获得全国新定义作文大赛一等奖。

母亲,张娟,46岁,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老师,喜好文学,但平常写作并不多。

在高考考试这几天,她两个想说些什么?

忘了所有,记住青春

女儿:李志娟

最后一场考试还剩二十分钟时,我放手了笔。没答卷,只不过坐在座位上环顾四周,细细看着身穿校服俯身做题的同学,熟知的课桌讲台、走廊窗框,看着初夏时分学校内绿得鲜烈的草木。在那二十分钟里雨一直下,我的大脑完全放空了,只期望自己能静静度过身为高中生的最后时光,恍恍然地,什么也不去想——如此一片空白的时候,生活中并不会有太多次。

回想一下作为学生十余年里,有喜也有悲。既认识了很多亲切和蔼的老师,有和同学玩闹的趣味,体味到饭后绕操场走一圈又一圈的闲暇,也总为成绩烦恼、为升学大哭。

我并非个善于念书的学生,于是日常悲多于喜,临近高考考试前的一个月,更是在深深焦虑中煎熬度过,哭闹不已。在那样的日子里,我常常由于成绩提高不上去而感到心生自卑、愧对爸爸妈妈,又对将来抱有说不清的忐忑迷茫。

大概压抑太久了吧,高考考试每一场考试结束后我都忍不住哭了起来,或在教室,或在卫生间,或在路上,好像之前承受的所有劳苦,都能伴随眼泪落下而排出体外。

“别伤心了!”知道到我情绪的同学拍着我的肩膀,不断安慰,“所有都会好起来的。”

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铃声还是响起来了。监考老师收完卷后同学们哄闹着走出考场,每一个人脸上都有“解放”后鲜活的喜悦。我离开教室一抬头,视线便正对上学校苍翠至极、亟欲倾泻的后山了,一瞬失语——高中生的日子就如此结束了吗?是的,初中生年代一去不复返了,那些在公交车上背书、边听课边纠错、补习班上到晚上十点的日子,也要跟着一并消失了。我在心中默默盘算着:下面几天里我要彻底放松,不去想考试的结果——有时候大家都只重视结果,而我更想相信,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也是要紧且美好的。

和同学挥手道别,想起过去听到过的说法:“考完最后一场后,班上的那些人再也很难聚齐了。”我沉默地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,尽力想要记住他们离去的模样,记住那些生命中出现过、又不知何时能再度相逢的大家。

考试三天内杭城已入梅,空气中充满湿润的雨气,河水又涨起来了。乘上回家的公交车后,我看着窗外在水中淌过的行人,再一次感到疲劳与没办法言说的寂寞。

就像做梦,我并不了解将来会如何,下面要奔赴什么样的将来,遇到哪种人。但至少多年之后谈起我们的高中,我仍可以为青春歌一曲,无悔地说,我嚼过青春的苦甘。

忘了所有,记住青春。

陪女儿走过的路,从此只有回味,没重来

母亲:张娟

上周五,女儿放学回到家,从书包里拿出两本红皮证书给我看。原来,一本是毕业证,一本是荣誉证——被评为杭州西湖高级中学2015届十佳出色毕业生。哎呀,女儿高中三年马上结束,高考考试真的要到来了。

今天是6月7日,每年的高考考试首日。我身在家里,心系考场,祈祷这两天女儿在试题上的一笔一划能收成今年整个夏天的喜悦,和心里的一个梦想。

这类年,我和女儿一块在相互的伴随中走过。在时间的平静中,我对女儿的爱有增无减;在感恩的日子里,女儿对我的情芬芳再芬芳。

记得,在女儿读一年级时,我曾买过一本龙应台的《孩子,你慢慢来》。老龙说,长长的路,要慢慢地走……那年,女儿八岁,我也学着老龙对正做不出数学题的她说:不着急,孩子,你慢慢来慢慢来。也从容地把她头发上的蝴蝶结重新扎好。随后,女儿俏皮撒娇地露出了纯洁的笑,让我第三看清不知何时她又掉了一颗牙。

记得,那年女儿九岁。有一次,我闭着眼病倒在床上,迷糊中我的唇碰触到了一种金属。睁开眼看着女儿的一双小手端来了午餐,一勺勺稀饭喂进我的嘴,真实又温暖。那年,女儿十岁。有一次,我骑单车带她去郊游,在田野里,她看见一位新媳妇在地里挥镰而好奇;在树林里,她看见一朵花从季节背后绽放而乐透;在小溪边,她看见一条生活在寂寞里的鱼儿而伤心……回家时,她坐在我的车后又笑又唱,一路成长。那年,她十五岁。

不记得,女儿何时忽然长大,读高中要住校了。我担忧,在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位移中,大家之间的距离会渐行渐远。看着女儿匆匆离去的背影,我买回了龙应台的另一本书《目送》,且反着来理解。老龙说,子女的背影在默默地告诉爸爸妈妈,不必追,要掌握放下。显然,作为爸爸妈妈,是想一次次追上去,重复地唠叨:作业要好好完成,1日三餐要吃饱,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,睡前要泡脚,衣服要勤换,要和同学搞好关系……正是这种情感,维系了父女母子,维系了家国天下。

不记得,具体是哪年,我有了要给女儿出版一本文集的念头。下定决心后,我开始认真整理她所有些文章,甚至连纸条上潦草写下的小诗也不放过。无数个夜晚,我在灯下将她写下的一字一句输入电脑,看不清的字,便眯着眼或近或远仔细辨认,之后,又进行文章归类和一遍又一遍的文字校对,还有跑出版社找编辑等。书终于出版了,翻开,是熟知的目录,熟知的序,熟知的文字,熟知的后记,味道也是熟知的。

还记得,炎热夏天两次陪女儿上北京参加全国中小学生革新作文大赛决赛;严寒冬天两次陪女儿去上海参加全国新定义作文大赛决赛。来来回回的路途上满是母女两个和谐的身影和怡悦的心情。

这类年,陪女儿走过的路,从此只有回味,没重来。女儿伴随年龄的增长也变得愈加懂事了,我对自己曾有过的担忧感到释怀,不再疑虑由于女儿的一每天长大,空间与时间的错位而与她生疏。在生活价值已被高度物质化的当下,她能心存感恩,自强不息,我感到十分欣慰。这是是她的一份感知,亦是我和她的一同成长吧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